发布时间:2015.06.17
2015-06-16 邱劲松 清远旅游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粤北边陲小镇连州西岸,端午节是一个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
节日习俗
西岸镇是连州的文化古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端午节是古镇的一个传统佳节,端午节扒龙船是节日的习俗。在西岸镇坊间,流传着一首关于当地端午节习俗的古老歌谣:“(五月)初一下水初二扒(龙船),初三初四敲赤鼓,初四初五、饮酒食肉,初七初八、劏鸡杀鸭,初九初十、一筒米做三日……”过节要过十天,节日的隆重热闹,可见一斑。而按当地习俗,龙船下水前,村民会请风水先生择一个距端午最近的吉日,敲锣打鼓,接神奉神,以庇护扒龙船活动事事顺利。
扒龙船的地点为镇西的西溪河,一河两岸,河东为西岸村,河西为黄家巷村,两村共出龙船六条,以船身及龙须的色彩分别命名为“黄龙婆”、“肉色仔”、“乌龙”、“扁颈”、“红龙”、“白龙”。端午前的几天里,龙船下水后,两个村子的人都会于午饭、晚饭后,邀请亲友,成群结伴上船扒游,外来游人,亦可上船同乐,称“游龙船”。遇上别的龙船,便相约即兴比试一番。夜里,在柔和的灯光下,两岸的古建筑倒影水中,河面波光粼粼,沐着习习凉风,泛舟河上,在灯光浆影下摇曳,那是一幅多么宁静恬美的景致哟!
端午当天,两个村子家家户户宾朋满座,吃粽子,扒龙船,实为享受!而最热闹的要数赛龙船。下午二时许,赛龙船活动开始,只见一声跑响下,条条龙船如脱弦之箭,在美丽的西溪河中飞驶,伴着锣鼓声和鞭炮声,船手们挥动双臂,吆喝驶船,两岸观众如云,人声鼎沸,刹时间,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惊叹声汇成一片,欢腾着平静的西溪河,热闹了节日的西岸。西岸的“赛龙船”,不计名次,图的是“热闹”,赛的是“和谐”,六条披红挂彩的龙船在近400米的河道上来回比试,有龙船争先的场面,有花炮烘托的氛围,场面壮观。下午四时许,“赛龙船”结束,众船手鸣金歇鼓,两岸的游人仍依依不舍。
习俗来源
西岸扒龙船的坊间传说很多,主要有四:一为感恩。说是一年干旱,西溪河水变浅,农作物灌溉困难。端午期间,村里一渔夫网鱼时得一小蛇,小蛇奇异,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渔夫轻轻抚摸鳞片,鳞片竟脱落,渔夫惊诧之余,把小蛇放回河中,小蛇摇身变成小龙,并从口里源源不断地喷出水来,慢慢地河水涨起来,灌溉两岸千顷良田,从而村里赢来五谷丰登。原来,这条小蛇原为上天神龙,因触犯天条,被玉皇大帝处罚变成小蛇,九块鳞片就是玉皇大帝加的枷锁,需得凡人的阳气才能解开。渔夫无意中救了神龙,而神龙亦报达渔夫,从此以后,西岸连年风调雨顺。村里人感恩神龙,每年端午“扒龙船”以作纪念。
二为避邪。说是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把水倒入水缸时,却从水里钻出蛇来,这是不祥之兆,村民认为“龙”能降“蛇”,便“扒龙船”以避邪,说来奇怪,蛇随水入屋的现象竟消失,“扒龙船”的习俗也就沿泽至今。三为商事。西岸是粤北边陲小镇,石马迳古道从此地经过,连接湘南、湘西,明清时期,西岸已成为一个商埠小镇。西岸人“扒龙船”,图的是“闹热”,“闹”聚人气,人气“旺”,生意便更“旺”。四为纪念屈原。众说纷纭,各有依据。传说归传说,我们感怀的是这种源于民间的千年习俗带给后人的无尽乐趣和翩翩遐思!
今年端午哪儿去?西岸古镇约定您!
旅游衔接
一、古村探秘:西岸古镇内有多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村,值得走走。
石兰寨:广东省级古村落,岳(岳飞)家军故垒,距西岸约2公里。
马带村:广东省级古村落,唐宋“公孙三进士”之村,宋仁宗赐该村唐氏家族为“金马世第”,距西岸约2公里。
冲口村:宋代双进士隐逸之村,清代济世名医居住地,距西岸约3公里。
二、连州地下河:国家5A级景点,距西岸约10公里。
三、杨梅园揽趣:6月是连州杨梅熟透的季节,连州西岸、东陂、丰阳、保安、龙坪等地均有众多杨梅果园任您游览采摘。
石兰寨
马带村
冲口村
连州地下河
温馨提示
一、交通:西岸镇位于连州市区西北面,距连州22公里,公交车每30分钟一班;
清远自驾:上清连高速至连州市区,转S114线到西岸;
广州自驾:上二广高速,由连州西岸出口进西岸镇。
二、食宿:西岸镇区有多家餐馆,可品尝鲜美河鱼、农家走地鸡和西岸农家包角等特色菜及小吃,住宿可到连州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