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08
纪念刘禹锡来粵1200年
千年古城连州,有两张城市名片,一张是人文的:唐代文豪刘禹锡和韩愈,一张是旅游的:国家5A级连州地下河和4A湟川三峡。将这两张名片联系在一起的,是一条横亘两千年的秦汉古道。
连州的秦汉古道, 比韶关梅岭历史还要早1000年,公园前214年,秦始皇派遣都尉任嚣、赵佗,率秦军分三路挺进岭南, 其中一路就是从骑田岭南麓的连州顺头岭翻过,顺连江,下广州市。据相关资料记载,秦汉古道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最早官道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的交汇点。
1200年前(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刘禹锡正是从这条古道来到连州出任刺史,他在经过丰阳古镇时,途径今天的地下河,并且兴致勃勃的打着火把泛舟游览,并记录了连州地下河的瑰丽壮观。此外,刘禹锡的老友唐代大文学家、连州郡阳山县令韩愈,也是从这条秦汉古道转道湟川水路上任的。
为纪念刘禹锡主政连州1200年,全球华人重走秦汉古道百公里徒步体验赛五一在连州举行。这是一次依托连州市百公里秦汉古道,专门为全球华人打造百公里徒步穿越比赛,也将成为与厦门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齐名的徒步线路。
此次徒步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水陆并进,始于地下河大峡谷,穿越省级古村落群,逶迤在南岭山脉,止于湟川三峡,是广东第一条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百公里样板徒步线路,“赵佗、韩愈、刘禹锡、岳飞等古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形成了连州秦汉古道特有的历史资源与文化沉淀。”连州市旅游局局长谭丽说。
从旅游及人文景观上,5A连州地下河、4A湟川三峡无疑是秦汉古道的重要座标,也成为记录历史的文化符号,这个五一,穿越沉睡千年的古道,吟诵着韩愈和刘禹锡留下的千古诗篇,慢慢的扑捉历史的气息……
连州地下河 刘禹锡朝贡之地
作为连州的旅游名片,连州地下河它以其神秘瑰丽的石钟乳及洞穴暗河而驰名中外,在千年以前就已有文字记录。它体量巨大,洞分三层,水陆并进。上、中两层为陆地层,徉徜游览于陆地层,既可观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欣赏梦幻般的瑶池仙境,还可以感悟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沧海桑田,惊叹那天功造物的鬼斧神功。溶洞的第三层,是一条地下河流,随浆声灯影游览地下河,奇石挟着河水转,河水绕着奇石流,每一道峡都有不同的诗情画意,每一个弯都有不同的神奇传说。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815年复出任连州刺史时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赞美连州的石钟乳:"山秀而高、灵液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珠。"历代地方官都把石钟乳作为进贡朝廷的物品。
地下河溶洞中,蕴藏着一道落差35米的地下飞瀑,只是目前中国已探明的最大的洞内瀑布。瀑布飞珠溅玉,如巨大的白练当空飞舞。刘禹锡将之称为“飞练瀑”,并留下名篇:“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琼枝曲不折,雪片晴犹下。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这种洞中飞瀑奇观,不但是中国仅有,在世界也堪称一绝。瀑布下方实测负离子浓度达到11.7万个/每立方厘米,为华南之最。
湟川三峡 韩愈的坎坷征途
秦汉古道的最大特点是“水陆联运”,即越岭后即与连江的水运相接,南下直达广州。这也正是清远连江“通津”文化的重要例证和体现之一,具有连接海陆丝绸之路通道的价值和意义。湟川三峡,则扼守连江的咽喉,兼具“长江三峡之险 漓江山水之秀”。过了三峡,山谷洞开,平田数顷,岭半悬流飞瀑如下雨,这就是著名的湟川八景之龙潭飞雨。
湟川两岸崖壁奇异,直如刀削,,悬空落河,如雾如纱。这里古代的纤夫道、古戏台等,更有唐朝大文豪韩愈留下的千古绝句《宿龙宫滩》:“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心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龙潭小镇是湟川三峡古渡口,历史名篇《宿龙宫滩》的原址,为了纪念唐代被贬来连州阳山县的伟大文学家韩愈,湟川江岸建起了“思乡亭”。韩愈仕途坎坷,但在重大的挫折面前依然保持着豪情壮志。不过夜宿龙宫滩之刻,听得屋外惊涛拍岸,思绪跟着翻腾,遥想远方的亲人与朋友,怎么可能“无心思岭北”呢?
初夏的湟川,惊涛拍岸、飞瀑流云轻倚岸边或者坐在渡口的木船上,你可以探寻历史深处的人文呼吸,感受着诗人当时的心境:湟川冲出峡谷后浩浩荡荡、奔流不息,魏巍的山峰夹岸对峙,昏暗的渔火隐隐约约,山中古戏台的歌声飘渺迷离……
唐代文豪韩愈就赞誉“吾州之山水名天下”,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写下“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的诗句。秦汉古道的徒步穿越,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呼应,是对文豪大家的纪念景仰。从地下河到湟川三峡,带给你不仅是是视觉的震撼、心灵的放松,更是一次深沉的历史感悟。(通讯员:徐伟跃 焦德强 邓谦)